經編襯朦朧印花生產實踐
發布日期:2015-08-05 10:11 來源:http://www.bermagui.net 點擊:
摘要:以滌綸纖維為紗,棉纖維為毛圈紗,采用先印花後拉毛圈的方法,實現了較為明顯的朦朧印花效果。對朦朧印花前處理、印花、毛圈梳理等工藝及主要工序要點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印花;經編襯織物;毛圈織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棉纖維
傳統的經編襯印花毯均采用先拉毛圈後印花工藝,而經編襯朦朧印花毯則一反傳統常規工藝,先印花後拉毛圈,且毛圈大小可根據花型特點在經編襯時進行調整,然後在整理拉毛圈時全部拉出。朦朧印花選用的經編襯毛圈毯,其正麵毛圈在印花前隱藏在織物組織結構的縫隙間,印花時著色在毛圈根部纖維上,經後道拉毛梳理將毛圈拉出,而毛圈的頂部沒有著色呈白色。從整體效果看,著色與沒有著色的纖維交錯相問,形成一種若隱若現的朦朧感。
1 經編襯朦朧印花生產工藝
1.1纖維的選擇
經編襯毛圈織物一般以滌綸纖維作為地紗。滌綸纖維耐磨性好,抗撕裂強度高,具有回彈性和抗折皺性好和價格低等特點。毛圈紗主要影響織物的花型、色彩、耐磨性和手感,通常選用棉紗及其混紡紗,以獲得柔軟的手感,並使織物容易著色。根據需要,采用毛圈組織織成單麵或雙麵毛圈織物。
1.2生產工藝
工藝流程原料經編襯→前處理→增白或染色→印花→整理(毛圈梳理)→檢驗→成品
1.2.1經編襯
以滌綸纖維作地紗,28.1 tex(21)棉紗作毛圈紗,經編襯成單麵或雙麵毛圈織物。
1.2.2前處理(平幅冷軋堆前處理)
工藝流程燒毛→冷軋堆→卷染機堿煮→水洗→增白或染底色
工藝處方/(g/L)
燒堿(100%) 20
H202(100%) 12
精練劑L-25 6
雙氧水穩定劑 lo
螯合劑 2
工藝條件室溫多浸兩軋,軋餘率90%;室溫堆置20~22 h。
1.2.3增白或染色
根據花型確定是否需要增白或染底色。
工藝流程上卷.+卷染機增白或染色→水洗→退卷→烘幹
增白工藝處方/(g/L)
純堿 2~4
洗滌劑 2~3
增白劑 0.5~3
1.2.4 印花
一般經編襯織物的毛圈以純棉紗為主,通常使用活性染料染色。
工藝流程進布→印花(瑞士布塞公司平網印花機)→蒸化(意大利阿裏奧裏公司無底蒸化機,102~105℃×8 min)→皂洗(國產平幅皂洗機,防汙皂洗劑2—4g/L95℃以上,兩格)→烘幹
印花處方/(g/L)
K型活性染料
海藻酸鈉(4%一5%)
防染鹽S 21.
尿素 80
小蘇打 15—50
水 餘量
1.2.5整理(毛圈梳理)
工藝流程上柔軟劑(柔軟劑20一30g/L兩浸兩軋,軋餘率70%)→拉毛圈梳理(國產毛圈梳理機,正反各2道)→成品
2 主要工序要點
2.1經編襯
卡爾邁耶公司製造的新型電子經編襯毛圈織機,機內裝有電子調整程序,根據產品特點和後道加工要求,可自動控製和設定參數,自由調整毛圈大小,從而使織出的毛圈完全符合產品風格和後道加工要求。
2.2花型設計
朦朧印花產品的花型與一般的平麵花型設計有較大的不同,設計時必須根據產品要求,突出產品的特殊朦朧效果。其顏色不能過於鮮豔刺激,層次跳躍也不宜多,應素靜、模糊,宜采用各種灰色調和中間色調以及鄰近色調等。
2.3印花
朦朧印花毯的印花工藝,一定要根據產品使用的紡織原料,自身的特殊風格和花型圖案來設計,以保持產品的風格特點和順利生產。若色塊麵積較大可采用浮刮。
2.4整理
朦朧印花的後道整理(毛圈梳理)很重要,要藏在織物組織結構縫隙間沒有著色的毛圈拉出,使著色纖維與未著色纖維交錯相問,毛圈豎起,有立體感和層次感,從而突顯朦朧效果。
3 結論
利用經編襯毛圈織物的特點,采用先印花後拉毛圈的方法,可以在經編襯織物上實現良好的朦朧視覺效果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試驗、研究,實現更多其它織物品種的朦朧印花。